消泡劑是由聚硅氧烷和一種固體原料所組成。這種固體原料來源于異氰酸鹽與一種至少含有一個碳氫基團(這種基團能與異氰基反應)有機化合物的反應產物。在25℃,這種有機聚硅氧烷消泡劑的粘度一般為0.5~5000c㎡/s,但1~200c㎡/s為較好。在制取消泡劑固體原料成分時,較合適的異氰酸鹽是單價和多價的異氰酸鹽,如:苯異硫氰酸鹽(酯),對-乙氧基苯脲,鄰一、間一、對-異硫氰酸甲苯酯,萘二異氰酸鹽(酯),二苯甲基-4,4'-異氰酸鹽(酯),甲基異氰酸鹽(酯),三苯甲基-4,4',4"-三異氰酸
鹽(酯)和聚亞甲基-聚苯基-聚異氰酸鹽(酯)。一般地,能夠與N=C=O基團反應的氫原子出現在羥基和氨基中,也可出現在硫醇中以及羧基中。含有羥基或氨基,并在與單價或多價異氰酸鹽反應后,在被使用的溫度下,呈固體狀態的胺類化合物有:正丁胺、仲丁胺、環己胺和苯胺;醇類化合物有:十二烷基甲醇、2-乙基乙醇和乙二醇等。這些消泡劑能以濃縮型使用或將它們分散在有機溶劑中使用。適當的有機溶劑是沸點為50~250℃(100kPa下),如苯、甲苯、二甲苯,還有醚類:正二丁醚、乙二醇二甲醚以及它們的混合物。
這些消泡劑可用于水包油型水溶性分散體系,它是以流動性良好的粉末狀態使用的。這種流動粉末是將上面的分散體系干燥而得到的,或者將自由流動性粉末混以干燥的、具有保護性的膠體而得到使用的。
例1(A)一種混合物,含380g二甲基聚硅氧烷,它在25℃時,粘度為20c㎡/s,且在每一個單元的端位上有一Si與OH連接的基團,還含有5.5g萘基二異氰酸酯。將混合物置于一1L的燒瓶中,在不斷地攪拌下,將溫度升至150℃,將5.75g環已胺在攪拌下緩慢地加人。冷卻后,產生一種白色顆粒狀固體,粒徑小于25μm的分散物。(B)將約200mL含質量分數4%月桂基硫酸鈉水溶液和60mL、1mol/L的NaOH放人到一個500mL平底燒瓶中,振動10次后,燒瓶中就會充滿泡沫。將10g上述(A)中制備的白色產物和90g甲苯混合,取該混合物1g,加人泡沫中。泡沫馬上就會消失,每天振動燒瓶10次,即在30天后,泡沫也相當少。(C)為了進行比較,將200mL含質量分數為4%月桂基硫酸鈉水溶液和60mL/mol/L的NaOH置于一個500mL的平底燒瓶中,振動10次,燒瓶中會充滿泡沫。將例1(A)中得到的白色分散液10g和90g甲苯混合并取1mL混合物加到泡沫中,幾秒鐘后,泡沫破裂
消失,但是,振蕩操作重復2天后,就會產生大量的泡沫。例2 在不斷攪拌下,將400g含有質量分數為5.0%三甲基硅氧烷單元與質量分數為50%甲基硅氧烷單元的共聚物和5.5g萘基二異氰酸酯加入到1L的圓底燒瓶中,并加熱至150℃,其中,共聚物在25℃時,粘度為4c㎡/s。將40g上述的分散溶液和5g硬脂基乙二醇醚混合,在高速混合器中分散于155mL水中,按例1(B)描述的步驟實驗時,得到的分散溶液表現出良好的消泡特性。例3 將400g異丙基豆蔻酸酯、40g二甲基聚硅氧烷(在每一單元中有Si與OH連成的基團,25℃時,粘度為50cm/s)和8g萘基二異氰酸酯加入到1L的圓底燒瓶中,在不斷地攪拌下,升溫至150℃,再在澄清的溶液中,隨著攪拌緩慢地加人約13g2-乙基乙醇。冷卻后,在有機聚硅氧烷-一豆蔻酸酯混合物中會產生一種白色、顆粒狀的固態,粒徑小于25μm的分散質,當按例1(B)描述的步驟實驗時,混合物的水溶性分散溶液表現出相當好的消泡特性